健康校園政策(飲食政策)

理念

健康飲食有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本校一向致力向學生、教職員及家長持續推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務求建立一個健康飲食的環境,鼓勵他們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並在生活中實踐。

目的
  1. 向所有教職員、學生、甚至乎家長及公眾人士推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藉此提高社區各界的健康意識。
  2. 確保學校提供的食品質素良好,建立健康衛生的飲食環境。
  3. 培養全體師生、職工的健康飲食習慣,並於日常生活中實踐。
成員

學生事務組

行政措施
  1. 學校健康飲食安排由學生事務組統籌,成員包括老師、家長教師委員會家長代表及家長組成,協助制定及執行健康飲食政策。
  2. 每學年向教職員、家長和學生通告學校健康飲食政策及各項措施。
  3. 每學年檢視和修訂學校健康飲食政策及各項措施的執行情況。
  4. 負責統籌及推廣健康飲食講座及活動及培訓。
各項政策
午膳
1
選擇午膳供應商時,需優先考慮午膳餐盒的營養素質,具體方法是參考《選擇學校午膳供應商手冊》。
2
與午膳供應商所簽訂的合約中,必須訂明所有餐盒根據衛生署編製的《學生午膳營養指引》製作。
3
每月向學生和家長公佈菜單前,學校需事先檢視菜單,確保不含「強烈不鼓勵供應的食品」和不供應甜品的餐款。
4
每月向學生和家長公佈已核准的菜單,包括營養資料,讓他們在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選擇。
5
每月選一週連續五個上課天監察所有午膳餐盒是否符合《學生午膳營養指引》,可利用或參考衛生署提供的「學校午膳營養素質評估及回應表」作出記錄,向午膳供應商反映監察的結果,要求作出改善。該記錄應保存直至午膳供應商合約完結。
6
鼓勵帶飯同學的家長參考《學生午膳營養指引》製作餐盒,強調午膳提供最少一份蔬菜、不含「強烈不鼓勵供應的食品」,例如油炸食物或鹹蛋、鹹魚等及不供應甜品。
7
如發現學生自攜的午膳不符合健康飲食的政策,學校將採取與家長協定的措施處理。
8
本校開放地下飯堂供學生及教職員工進行午膳及學生分三輪進行午膳,以確保學生有充裕的時間進食。
9
推廣吃水果的習慣,與午膳供應商及家長擬定水果供應的安排(學生自行攜帶/午膳供應商提供),令學生在校內每天食用最少半份水果。
小食
(包括食物和飲料)
1
選擇小食供應商時,需優先考慮小食的營養素質,具體方法是參考衛生署編製的《學生小食營養指引》,禁止售賣「少選為佳」的小食。
2
每學年2次監察小食部和自動售賣機所有貨品,確保不售賣「少選為佳」的小食,具體方法是利用衛生署提供的「學校小食營養素質評估及回應表」作出記錄,向營運商反映監察的結果,要求作出改善。該記錄應保存直至營運商合約完結。
3
鼓勵家長參考《學生小食營養指引》,切勿提供「少選為佳」的食物和飲料,例如薯片、朱古力、牛油曲奇等高油、鹽、糖的食物,家長可預備新鮮水果、水煮蛋或原味餅乾等的健康小食,強調小食是當感到肚餓時才需要和不應影響下一餐的胃口。
4
禁止在校內推廣「少選為佳」的小食及拒絕接受有關製造商贊助校內活動。
5
要求小食部及自動售賣機推廣「宜多選擇」小食,擺放「宜多選擇」小食在當眼的位置。
6
鼓勵學生多喝清水,確保學生能享用安全飲用水。
7
如發現學生自攜的小食不符合健康飲食的政策,學校將採取與家長協定的措施處理。
8
不要以食物作獎賞,避免與健康飲食的習慣及信息違背。
檢討修訂

每年須作檢討一次,以檢討現況及草擬需修定的政策內容,並確保政策內的 各項目得到切實的執行及獲得應有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援。

全港學界開心「果」日大行動

本校一向注意培養學生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除了參與衛生署「至『營』學校認證計劃」外,也參加由衛生署舉辦的「開心『果』日大行動」 (詳情請瀏覽網頁http://school.eatsmart.gov.hk)。我們鼓勵全校師生在校內一起吃水果。家長可以為子女預備不同種類的水果,例如:蘋果、士多啤梨、橙、香蕉等。另外,家長也可將水果切好並以食物盒盛載,讓子女方便攜帶及進食。還有於午膳時,在校訂購午膳的學生會由午膳供應商提供水果,由家長自備午膳的學生,則請自行預備水果於飯後進食。此活動旨在促進家校合作,在校園和家庭營造有利於每天吃水果的環境和氣氛。

為促進子女有良好及健康的飲食習慣,敬請家長積極配合,並鼓勵子女參與這項活動。另外,藉此再一次鼓勵家長及學生注意飲食健康,多留意健康飲食資訊,以至能夠讓學生健康成長(詳見衛生署【推動校園健康飲食】計劃)。

水果營養資訊及水果食譜可瀏覽衛生署網頁:http://school.eatsmart.gov.hk

衛生署【推動校園健康飲食】計劃

健康飲食有助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對預防肥胖、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至為重要,惟現時本港學生因種種原因,普遍未能遵行健康飲食原則。本港的學學肥胖率更由十年前的約每六位學學有一位屬肥胖,飆升至現時的約每五位有一位,所以培養學生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已是刻不容緩。

為使全港學生能健康成長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衛生署每年都舉辦「至『營』學校認證計劃」,透過執行各項措施落實早前訂定的「學校健康飲食政策」,以營造一個健康飲食環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為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實踐健康飲食,希望貴家長能與學校攜手合作,作出配合,詳情如下:

自行預備午膳予學生的家長,請參考 ;午膳應提供最少一份蔬菜(即半碗煮熟的蔬菜)和不含「強烈不鼓勵」的食品(例如油炸食物、鹹魚、鹹蛋或臘腸等鹽分極高的食物)及不供應甜品。穀物類食物、蔬菜和肉類佔飯盒容量的比例分別應為 3:2:1(即最多是飯/粉/麵,其次是蔬菜,最少是肉類)。在小食的安排方面,請參考《學生小食營養指引》2,切勿提供「少選為佳」的食物和飲料(例如炸薯片、朱古力、牛油曲奇、糖果、汽水、加糖果汁或檸檬茶等高油、鹽、糖的食物)。家長可選擇新鮮水果、水煮蛋、低脂奶、低糖豆漿或原味餅乾等作為健康小食。家長亦可到香港營養學會網站的「有『營』小食資料庫」 查閱那些在市面有售而符合「綠燈小食」及「黃燈小食」定義的小食。此外,家長還可以利用在衛生署健康飲食專題網站的「小食營養分類精靈」,為附營養標籤的包裝小食進行營養分類。進食小食的時間和分量應以不應影響學生下一餐的胃口為原則。

除校方為學生每星期所提供的兩次水果外,希望家長能鼓勵和確保學生每天進食1至2個中型水果。

參考資料

衛生署《小學生午膳營養指引》及《學生小食營養指引》

http://school.eatsmart.gov.hk

《學生午膳營養指引》、《學生小食營養指引》和「致家長:每天給孩子吃水果以改善健康」可參閱衛生署「健康飲食在校園」專題網站 

 「有『營』小食資料庫

 「小食營養分類精靈」 

健康資訊
Top